半岛官方体育合怀延续!这几天央媒屡屡聚焦呼和浩特!
日期:2024-05-06 22:58 | 人气:
,其中提到,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春耕备耕火热浪潮中,“掌上气象”实时护航、农技专家常赴一线、个性化定制种植模式、新型农机具大显身手、智慧物联网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科技的“一条龙”服务,让农业生产更有质效、农民增收更有底气。
春风拂面,全国各地春耕大幕陆续开启,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春耕备耕火热浪潮中,最惊艳的莫过于满满的“科技范”,“掌上气象”实时护航、农技专家常赴一线、个性化定制种植模式、新型农机具大显身手、智慧物联网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科技的“一条龙”服务,让农业生产更有质效、农民增收更有底气。
春节一过,作为全国“百强农技协”的和林格尔县盛乐镇农牧业技术应用推广协会就忙着为农牧民带来一项全新的种植技术——小麦复种大白菜技术。
“通过小麦与大白菜的轮作,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下一季的作物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该协会会长田锁锁表示,专家将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播种、施肥、浇水、除草、防虫等关键技术。
去年,农技人员分多次多地点进行田间土壤取样检测,结合历年数据确定测土配方结果,以及当年墒情为合作社、农户开启了“私人定制”服务,让广大种植户做到种植前有计划、种植中会管理、种植后有收益。采访中,田锁锁告诉记者,今年定制该模式的种植大户已经有12户了。
“去年我种了350亩的玉米,通过协会的全流程跟踪服务管理,最后每亩增收150元-200元,这种服务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也增强了农民的生产信心。”盛乐镇公村的农户陈文斌通过“私人定制”服务尝到甜头后,今年将种植规模扩展到了800亩。
种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日后的收成。这几天,在和林格尔县公乡的仝喜综合门市部,经销商赵仝喜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储备,“像这个‘种星718’青贮产量平均5吨,每亩可增加300元左右的收入。今年计划推广种植3万亩。”赵仝喜说。
“种星718”是内蒙古种星种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0个玉米新品种之一。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该公司从科研育种源头抓起,精选玉米自交系,选育出适合当地抗旱、耐瘠薄、产量高、抗倒性强等特点的国家一级杂交新品种。
“我们今年有4个玉米新组合申请自治区新品种审定。”该公司总经理王金玲介绍,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所、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了呼和浩特市玉米单倍体创新育种联合体,加大呼和浩特地区玉米新品种的研发力度,加快育种速度,为自主知识产权品种扩大市场。
“这两天风力较大,大家要重点防范大风对设施棚膜的影响,建议紧固压膜线、压好棚膜,风力较大时可下放棉被至温度腰部……”近日,呼和浩特市智慧农业科技特派员、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苏利军将这样一条气象提醒信息发到了他手机45个微信群里。
2023年底以来,苏利军和团队成员密切跟踪研判天气形势发展及其对设施农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设施农业气象信息提示以及早春茬定植专项服务,并通过新媒体向全市科技特派员、蔬菜瓜果蔬菜协会、育苗基地以及种养殖户等开展直通式服务,直接受益人群达7000余人。
“去年冬季是我市降雪次数最多的一年,对设施农业管理影响极大,正因为有了准确的气象服务信息和精准化管理才保证了我们6个温室大棚未受到较大损失。”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巴氏庄园负责人魏淑莲说。
苏利军告诉记者,今年市气象局还将加快建设农业气象观测站,围绕首府“一棵草,一杯奶”,谋划好国家饲草基地数字化体系建设,统筹喷灌信息化、无人机自动巡航信息化和基地苜蓿长势视频信息化。同时结合饲草种植需求,全面提升乳业气象服务能力。
“今年的土壤墒情好于往年,应抓准时机,抢墒播种。”连日来,内蒙古武川藜麦科技小院的专家、内蒙古蒙农藜麦产业研究院院长、武川“三区”人才郭占斌与小院研究生们就今年的种植计划、试验设置、病虫害防控及精量化水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多次研讨和规划。
科技小院上连科研院所和各级专家,下接生产一线,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师生们走出校园扎根小院,开展科研攻关、技术示范、科普服务等,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众多“老一套”庄稼汉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幸福感。
武川县西乌兰不浪镇东后河村村民曹成飞说:“小院的技术就是好,拖拉机开的直,播种又少,化肥就撒在籽旁边,节约开销不说,去年的藜麦穗子又大又沉,产量也翻番了!”据了解,小院师生通过对藜麦播种设备进行改造,实现了水肥种一体化精量播种,有效减少了化肥和种子的浪费,每亩约节约50元-100元。
“春耕在即,我们将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做好保障备产措施,推动藜麦旱作栽培技术的推广,促进机械化耕作质量提高,积极协调农资,提供优质原种。”郭占斌说。
日前,内蒙古中孚明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专家何云飞带队来到土左旗白庙子镇新营子村,为种粮大户赵全锁的100亩农田更新了最新一代物联网设备。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以物联网大数据为依托推进绿色化标准化农业生产。何云飞说:“这些物联网设备通过卫星4G将农业生产大数据实时传输到中孚明丰的大数据处理中心,实现农业土壤监测、农作物生长全周期监管和病虫害预警防控。”
“去年种了100多亩玉米,净赚了不少,这都是物联网的功劳。”每每谈到此事,赵全锁都笑得合不拢嘴,“今年还要靠物联网帮我种好地。”赵全锁胸有成竹地说。
内蒙古原上草业有限公司作为加工柠条和秸秆饲料的企业,一度为初春季节柠条资源的平茬与原地加工裹包发酵、提高产能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发愁,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薛树媛研究员从平茬机械选择、除尘、粉碎粒度、菌制剂的喷洒、调制水分、裹包机械的配备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技术咨询。
“在薛老师的建议下,我们引进了‘五征高北灌木平茬收获机’,在田间地头就可以直接完成饲料化加工成成品,大大减少了柠条饲料化加工成本,减少了柠条损耗,提高饲草营养价值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该公司负责人赵彬说。
通过专业的设备收获,还能给当地养殖户提供优质的蛋白柠条饲草,减少养殖户的精饲料购买量,“预计每年每头牛可节约500元,周边村民可参与平茬作业工作增加收入,同时,平茬作业每作业一亩地还会给村委会15元的‘管护费’,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赵彬说,随着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融合发展,让生产效率跑出“加速度”,下一步,公司将重点和薛树媛团队共同建立柠条产业标准。
4月15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发表《通过耳朵“看”电影 他们为视障人士打开光影世界》,走进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通过内蒙古“鸿雁悦声”开启的一个特殊项目,让视障人士通过耳朵也可以“看”电影,见证这场充满爱与创新的电影放映,探索如何用声音打开另一个看世界的窗口。
4月12日,CCTV2《正点财经》栏目播出《呼和浩特新机场综合业务用房全面封顶》。
4月12日,央广网发表《呼和浩特市召开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政金企对接会 签约授信8.5亿元》提到,4月12日,呼和浩特市生物医药产业专班办公室、呼和浩特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内蒙古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呼和浩特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政金企对接会,各金融机构与11家企业签订授信签约8.5亿元。
4月12日,呼和浩特市生物医药产业专班办公室、呼和浩特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内蒙古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呼和浩特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政金企对接会,旨在进一步加大科技金融对首府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持服务力度,以金融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呼和浩特市生物医药产业专班办公室、市委金融办、内蒙古金融集团主要领导,12家驻呼金融机构,32家生物医药企业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通过搭建多层次融资对接平台,更好促进金融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生物医药企业科技攻关、产业化落地进行金融支持,切实解决企业生产上遇到的困难、融资上出现的问题,进而让广大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家在首府安心创业,让各类金融机构放心投资。”呼和浩特市生物医药产业专班办公室主任、市科技局局长李孔燕如是说。
对接会上,由呼和浩特市委金融办、市科技局共建的呼和浩特市科技金融工作站揭牌,工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作为科技金融工作站首家轮值银行与蒙肽制药有限公司等4家生物医药企业达成授信意向5000万元。
此外,参会部分生物医药企业代表介绍了企业发展方向及融资需求,各金融机构与11家企业签订授信签约8.5亿元。“建设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为我们企业签约授信4亿元”,内蒙古金达威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江波说:“企业研发和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此次对接会为企业提供了解和接触各金融机构的机会与平台,有了资金扶持,我们企业更有信心、有底气加大创新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呼和浩特市生物医药产业贡献力量。”
“我公司参加此次对接会签约了工商银行1000万元授信额度,实实在在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此次对接会为政金企各方搭建了深入交流和更广泛合作的平台,有政府主导、银行资金上的支持,让我们民营企业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内蒙古云志高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柳凯表示。
此次对接会还特邀三板汇投资顾问集团副总裁、基金管理部总裁、北京科创企业投融资联盟副秘书长邓弃病围绕生物医药科技金融主题进行授课,分享涵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资金状况、企业挂牌上市与股权质押筹措资金联系、通过科技金融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企业的国际合作等丰富内容,与会企业、金融机构均收获颇丰。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自治区重点发展的9大产业集群、18条产业链之一,也是呼和浩特市着力培育的“六大产业集群”之一。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出台《呼和浩特市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强化政金企有效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攻关、产业化项目、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切实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提速。
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既是呼和浩特市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能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抢抓发展机遇、布局新赛道的必然要求。目前,呼和浩特拥有生物医药企业60余家,创新平台载体143个、研发机构117个,各类药品注册批件602个,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123件,2023年完成产值184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约为7%。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紧扣自治区和市科技“突围”工程,围绕“打造中国北方绿色生物医药基地”目标,推动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形成合力,共同建立“政府协调引导、金融主动服务、企业诚信发展”的联动机制,提高银企融资对接效率,推动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为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构建现代产业化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能级,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72小时卖出10017台,绿牌别克GL8彻底火了,冰箱、彩电这次全都有
LV门口排长龙,药妆店半夜12点还在血拼!日元34年来“最便宜”半岛官方体育,橙柿记者日本买买买的亲历和观察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
Mate70要首发!消息称新麒麟CPU已调试很好:跑分有望突破110万